首页

女主在线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01:11:44 作者:半年绕洞庭湖一圈 这只麋鹿爱“溜达” 浏览量:93330

  中新网9月28日电(记者甘甜 孟湘君)重温“李约瑟之问”,中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?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中国?9月27日下午,由中新社主办、中新网承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分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。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和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(Helwig Schmidt-Glintzer)与会,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
资料图: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。

  论坛期间,谈及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的“李约瑟之问”——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,施寒微指出,“李约瑟之问”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。

  施寒微在发言中说,“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性已经改变了世界。这种现代性究竟是好是坏,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。”他同时指出,“我们也看到,中国已经迅速迎头赶上。现在的关键是,西方或者欧洲和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互相学习的阶段,我们不应再讨论究竟谁是赢家,谁是输家,而是去想象一种有诸多赢家的未来。”

  王博对此表示,文明的多样性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,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在互相学习。他认为,重要的是,当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时,应当去思考如何给科技的发展和创新,提供一方好的土壤。此外,科技和人文都会共同提供价值和现实,忽略任何一方面,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不平衡。

资料图: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。

  那么,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华文明?对于欧洲学者所提出的观点——中国并非一个像西方语境下那样的“民族国家”,中国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历史,而西方一直试图用西方的方式来理解中国,这样的情况,又如何解决?

  施寒微在论坛上表示,当下的欧洲由许多“民族”组成,但缺乏真正的凝聚力。他认为,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文明的形态,中国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注解。

  王博也认为,对中国来说,现代国家的构建跟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一体的。但是,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,所以,应当找到一种新的方式。他强调,读懂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并非易事,关键是要确立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。(完)

【编辑:何路曼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防部警示“台独”分子:利剑高悬头顶,谋“独”死路一条

赵燕是数博十年的亲历者,作为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,她也是2024数博会执委会综合协调组副组长。自2015年首届数博会举办以来,她从未缺席过大会的策划执行工作。

澳门业界:中央惠澳措施为琴澳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

香港7月28日电 (记者 魏华都)当地时间7月27日,中国香港运动员江旻憓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子个人重剑赛事金牌,为中国香港队带来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及首枚奖牌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对江旻憓和她的教练致以衷心祝贺。

首个“香港全民阅读日” 特区政府举办多个阅读活动

哥伦比亚Alurack公司总裁安德烈·费利佩·洛佩兹(Andrés Felipe López)向记者表示,“我认为哥伦比亚有许多方面可以向中国学习。中国是世界的榜样,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。我们看到中国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,并且实现了真正的突破,我对此印象深刻。中国将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领导者。”

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杜梓被查

每年投资年会黄埔分会场,总是高朋满座、大咖云集,所办的分论坛数量在全市数一数二。这里不仅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,更是全球投资者洞察战略先机的“第一窗口”。

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7月30日起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

上海10月14日电(范宇斌)14日,“沪港交融·共创未来”香港青年员工看上海交流活动暨“I See·I Know”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上海行正式启动。30位香港青年参与本次活动,在未来5天内深度了解上海,感受上海的红色文化、海派文化、江南文化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